m.crudeawakening.net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 類別:修車常識 時間:2008-07-09
1、安全帶 安全帶是最有效的防護裝置,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碰撞事故的受傷率和死亡率。這一點已被國外大量使用實踐證明。 最常用的三點式安全帶的各個組成部分。帶子由結實的合成纖維織成,包括斜跨前胸的肩帶,繞過人體胯部的腰帶。在座椅的外側和內側地板上各有一個固定點,第三個固定點位于座椅外側車身支柱的上方。 繞過上方固定點的環(huán)狀導向板,帶子伸入車身支柱內腔并卷在支柱下端的收卷器內。乘員胯部內側附近有一個插扣,插扣由插板(松套在帶子上)和鎖扣(與內側地板固定點相連)兩部分組成,該兩部分插合后即可將科員約束在座椅上。 按下插扣的紅色按鈕就能解除約束。收卷器有好幾種結構型式,功能較完備的是緊急鎖止式收卷器(ELR)。該種結構在正常情況下,安全帶對人體上部并不起約束作用。當乘員向前彎腰時,帶子可從收卷器經(jīng)由上方固定點的導向板被拉出;而當乘員回復正常坐姿時,收卷器又會自動將帶子收起,使帶子隨時保持與人體貼合。但在緊急情況下——亦即汽車減速度超過預定數(shù)值時或車身嚴重傾斜時,收卷器會將帶子卡住從而對乘員產生有效的約束。 2、安全氣囊 氣整在汽車正面碰撞時能防止乘員與其前方的物體撞擊。氣囊平時折疊在轉向盤轂內或儀表板內,必要時可在極短時間(碰撞開始后0.03~0.05s)內充滿氣體而呈球形,以填補乘員與室內物體之間的空間。氣囊通常采用氮氣。 氣源可以是高壓(約15MPa)鋼瓶或是設置在氣囊下方的氣體發(fā)生器。裝設在汽車內的碰撞傳感器發(fā)出的訊號可點燃電氣雷管炸開高壓鋼瓶的封口或者點然氣體發(fā)生器內的氣體發(fā)生劑,使氣囊迅速充氣。 3、頭枕 頭枕是在汽車后部受撞擊時限制人的頭部向后運動的裝置,這樣可避免頸椎受傷,而嚴重的頸椎受傷可能使其內部神經(jīng)(脊髓)受傷,導致頸部以下全身癱瘓(高位截癱)。 4、安全玻璃 汽車正面或側面碰撞時,乘員頭部往往撞擊風窗玻璃或側窗玻璃而受傷,并且玻璃碎片還會使臉部和眼睛受傷。 目前在汽車上廣泛應用的安全玻璃有兩種:鋼化玻璃與夾層玻璃。鋼化玻璃是在熾熱狀態(tài)下使其表層驟冷收縮從而產生預應力的強度較高的玻璃,其落球沖擊強度是普通玻璃的6~9倍。普通夾層玻璃有三層,總厚度約4mm,其中間層厚度為0.38mm。汽車用的夾層玻璃的中間層則加厚一倍,達0.76mm,故具有較高的沖擊強度,稱為高抗穿透性(HPR)夾層玻璃。國產的車用夾層玻璃的中間層材料通常要用性能較好的聚乙烯醇縮丁醛。 鋼化玻璃受沖擊而損壞時,整塊玻璃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紋,脫落后則分成許多無銳邊的碎片。HPR夾層玻璃損壞時內、外兩層玻璃的碎片仍然粘附在中間層上。中間層有較大的韌性,在承受撞擊時拱起從而吸收一部分沖擊能量,起緩沖作用。 大量的事故調查表明,鋼化玻璃與HPR夾層玻璃相比,前者有較高的傷亡率,其碎片致使眼睛重傷的比率也較高。采用鋼化玻璃的前風窗破裂成細小網(wǎng)狀裂紋后,還會嚴重地影響駕駛員前方的視野。由此可見,現(xiàn)代汽車的風窗玻璃應盡可能采用HPR夾層玻璃。
更多>>
湘公網(wǎng)安備 43120202000083號